光绪举人刘树桐
  • 首页 > 宝坻名人
  • 作者:宝坻故事
  • 2018年4月13日 11:05 星期五
  • 浏览:2737 次
  • 字号:    
  • 评论:0 条   编辑
  • 时间:2018-4-13 11:05   浏览:2737  

    刘树桐(1846—1927)字叶封,宝坻县三岔口村(今属三岔口乡)人,自幼入学读书,以聪敏过人而深得塾师赞赏。

    咸丰五年(1855〉以后从叔祖就读,学业大有长进。同治二年(1863)考入县学,成为秀才,翌年应聘充当塾师,至光绪八年(1882)辞馆回家,光绪十一年<1885)参加乙酉乡试得中,成为举人,乃在家乡自设学馆,一时遐迩闻名,前来就学者远及数十里之外。

    光绪二十四年<1898)春戊戌会试,刘树楠赴京应考,时值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,引用维新人士,即将颁发维新法令,准备推行新政之际。刘树桐在京聆听了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有关“保国、保种、保教”,实行维新变法的激烈演说,受到很大震动。当时,光绪皇帝支持的维新派与慈禧太后豢养的顽固守旧势力斗争激烈,刘树桐预感“山雨欲来”,为避祸起见,乃毅然离京返乡,仍操旧业,并且从此放弃仕途,以教书育人为己任。光绪三十一年<1905),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,推行学校教育以后不久,宝坻县亦自县城起,相继在城乡办起新式学堂。时有不少旧文人对此等“洋学”颇为不屑,而刘树桐却能力排非议,在乡村中率先解散了自己办有二十年之久的学馆,并主持建立起三岔口小学堂。

   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不久,又按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“壬子学制”,将三岔口小学堂改称三岔口小学校,并兼任该校学董,直至临终。刘树桐一生为人谦谨,喜賦诗词,热心公益事业,常以助人为乐,他厌弃师道尊严,对学生循循善诱。他思想开明,能较快地接受新的事物,深恶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,提倡女孩子上学,反对妇女缠足,主张破除迷信,且能从我做起,身体力行.所有这些进步倾向,在他的诸多诗作中都有反映。

    光绪二十四年的北京之行,其所见所闻,虽然增强了他的反帝意识,同时使他进一步看清了当时官场的腐败情形,但更多的是给他带来了消极影响,从此对国家的前途、个人的命运表现出浓厚的悲观失望情绪。此后除了不忘教书育人以外,则常以“无荣无辱无失得”的消极态度来对待人生。这在他晚期的诗作中也有明显的反映。

    (刘树桐一生写诗数千首,悄无刊本。《宝坻文史资料选辑·第二辑》中略有所载)

    · 家谱下载

    · 县志下载

    · 县志馆

    · 文史资料

    版权所有:《【宝坻故事】》 => 《光绪举人刘树桐
   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aodi.cx/mingren/156.html
    除非注明,文章均为 《【宝坻故事】》 原创,欢迎转载!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,谢谢。

     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: 
  •  本文无需标签!
  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全国县志 手机版本后花园 版权所有:【宝坻故事】 站长: 宝坻故事主题:宝坻故事网
  • 文章:264 篇
  • 评论:0 条
  • 微语:1 条
  • 友链:9 个
  • 分类:4 个
  • 标签:0 个
  • 作者:1 人
  • 建站日期:2016-01-28